本報訊 (記者劉兵)“限時0元,干貨滿滿,馬上報名,告別死工資,實現財務自由。”“超火爆理財項目,輕松日賺3000元!庇浾呓詹稍L發(fā)現,類似這樣的廣告宣傳語,在網絡和短視頻平臺中屢見不鮮。記者了解到,不少消費者因輕信商家的宣傳踏入理財課陷阱,不僅沒有學到理財知識和技能,反而蒙受經濟損失。
家住北京市海淀區(qū)的小鄭是一名程序員,此前對理財知識了解很少。去年11月,小鄭在某短視頻平臺上看到一個理財課程的推薦,稱只要花10元錢就可以快速掌握理財知識。
“我看視頻點贊的人挺多,10元錢就可以了,于是我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報了名。報名幾天后,工作人員跟我說,要交近3000元的課時費進入訓練營的群以后,才能手把手教我?傻任腋锻赍X,工作人員卻跟我說當天群已經滿了,隔幾天把我拉進來?芍缶筒辉趺蠢砣肆,再后來我就被拉黑了。”小鄭說。
夏女士也被“理財課”坑了一把!耙婚_始說0元學,可學了幾堂課,老師就開始賣課。說不是有錢才理財,是理財才有錢,最后在他們的‘忽悠’下,我買了2880元的基金課程!
對于課程內容,夏女士對記者表示:“就是老師指導你怎么買基金,先大體講一下當天的盤面,然后告訴我們哪只基金可以買入,哪只基金不能買,根本沒啥實質內容。反正我也沒敢買,聽了兩天就想退課,可是他們找各種理由不給退!
記者在新浪黑貓投訴平臺上發(fā)現,不少消費者反映一些理財培訓機構、“商學院”等存在打著免費的旗號吸引用戶但中途收取高額費用、教師資質造假、課上講的東西網上都能查到、客服聯系不上、課程沒開始群就被解散等問題。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的熊超律師告訴記者,涉及此類“理財課”糾紛時,消費者維權十分困難。一些企業(yè)的課程審批涉及多個部門,具體課程內容是否能夠上線,沒有明確的說法。一些不規(guī)范的民營機構或者純個人開的班,甚至沒有經過相關部門的備案或者審批。
在中國政法大學龐金友教授看來,針對“理財課”存在的問題,行業(yè)監(jiān)管與指導尤為重要,亟須出臺市場規(guī)范,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有業(yè)內人士指出,目前,用戶認知誤區(qū)也是財商教育領域的一大痛點,很多用戶以為通過“理財課”可以幫自己快速獲取財富,但其實財商教育是幫助消費者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提升資產管理能力,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用戶而言,要樹立正確的投資觀念,不要總想著“賺快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