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新華報童》首演 用滾燙少年心燃燒舞臺
2021年05月02日 11:18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宋體

  中新網(wǎng)北京5月2日電 (記者 應妮)作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0年度資助項目,原創(chuàng)音樂劇《新華報童》于4月30日至5月2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進行了為期三天五場的首輪演出。

  《新華報童》取材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重慶街頭的報童生活,通過講述新華日報社在1941年“皖南事變”前后的宣傳斗爭故事,展現(xiàn)了一批報童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關懷與信念感召下,從迷茫的街頭少年成長為敢于與國民黨頑固派做斗爭、勇于與命運抗爭的愛國少年的過程。劇照。

  劇中的故事發(fā)生于重慶,所以全劇從始至終都可見濃濃的重慶風情。為了能在舞臺上呈現(xiàn)出熱血與風骨,主創(chuàng)們充分挖掘了重慶方言里特有的節(jié)奏特點,在音樂表現(xiàn)上大膽啟用了極具現(xiàn)代感的搖滾與說唱:這種奇妙的混搭,讓演出現(xiàn)場充滿了動感與激情,讓年輕觀眾大呼過癮。

  “做一部好聽、好看的劇,讓觀眾覺得為此付出生命中的兩個小時來觀劇是值得的”,這是藝術總監(jiān)甲丁對劇目主創(chuàng)團隊的硬性要求。

  演出帶給觀眾最大的感受莫過于舞臺上那激情澎湃的少年感和熱血噴張的時代性。《新華報童》從故事情節(jié)、音樂編排、舞臺呈現(xiàn)各方面,都帶有一種青春洋溢、夢想無敵的力量。舞臺上青年演員們眼中釋放的光芒、歌曲中飽含的希望,都帶給現(xiàn)場觀眾極大的感召與鼓舞。當一個個朝氣蓬勃的少年手拉手、肩并肩,唱響一個又一個最強音的時候,“報童們”身上的少年率真,感染現(xiàn)場許多觀眾。

  演出陣容當中,有實力強勁的中生代音樂劇演員,更有剛走出校門的音樂劇專業(yè)學生!斑@個人物角色讓我深深感受到今日生活的來之不易”、“小眼鏡的角色唱出的簡直就是我自己的心聲”“全部情感都放進去了,我覺得我并不是在演戲”……演員們都紛紛表示。

  “我是個報童,賣報的行家”演出散場,不少觀眾哼著這首近乎“神曲”的唱段走出劇場。這段旋律是劇中報童們表達少年志氣和抗爭命運勇氣的主題唱段,每場演出中當臺上演員賣力歌唱的時候,幾乎都會引發(fā)臺下觀眾的會心哼唱。

  雖然講述著70年前的少年故事,但《新華報童》用故事與音樂連接起了過去和現(xiàn)在,“報童們”心中的那種對夢想與光明的渴望,與臺下的觀眾產(chǎn)生著跨越時空的共鳴,讓觀眾的心跟隨著“報童天團”一起滾燙。(完)

編輯: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