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山西永濟5名學生溺亡;7月10日,湖南湘潭5名學生溺亡;7月13日,河南駐馬店6名學生溺亡。進入暑期,全國多地相繼發(fā)生青少年溺水事件,無論事件的發(fā)生是偶然還是必然,在脆弱的生命面前,都只是事后的結論。唯一重要的是,如何能在事前避免這一切的發(fā)生?
教育是基礎
作為三亞鹿城救援隊水隊隊長,游泳教練李波多次參與水上救援工作。游泳者溺水時的經歷,在李波看來,大都有相似之處。
“首先是水深、體力、應激等觸發(fā)原因,導致游泳動作中止,游泳進程被打斷,繼而引發(fā)嗆水,破壞呼吸節(jié)奏,最終溺水!苯衲晔罴倨陂g,李波又接受了一批新學員,其中以青少年為主。
學生在上游泳課。記者 石祖波 攝
體力與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更容易在水中遭遇險情。在教授游泳動作之前,李波先讓學員們把頭埋進水里,練習閉氣,“閉氣的時間能夠多延長一秒,將來的自救就能多贏得一秒生機,同時也能在閉氣的過程中體會嗆水、心慌等溺水時出現(xiàn)的情況。”
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印發(fā)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指出,包括溺水、交通事故在內的常見傷害,其所導致的死亡占全部傷害死亡的84%左右。對于青少年而言,溺水更是被視作“頭號殺手”。
在許多人眼中,遠離水域,也許是一個辦法。然而,即使“禁止游泳”的警示牌早已立起,青少年溺水事件依然在發(fā)生。
學生在上游泳課。記者 吳岳文 攝
“玩水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一種需求,僅僅靠‘堵’,很難取得效果!辟Y深教育專家季竟成教授認為,一味治堵不如疏堵結合,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游泳行為、正確學習游泳技能,將玩水的天性轉化為游泳的水性,才是更好的辦法,“如同孩提時學習走路與跑步,孩子們應當具備涉水的基本常識!
近年來,海南省大力開展青少年游泳教育,根據教育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暑期海南省中小學生溺水事件比2017年同期下降56%,溺亡人數比2017年同期下降36.8%。截至2020年暑期,海南全省通過校內校外游泳池共培訓39.1萬名中小學生,其中31.8萬名中小學生通過考核。
掌握游泳技能,是否意味著萬無一失?“學習游泳并不只是為了日常游泳,而是掌握一項最基本的生存技能,畢竟現(xiàn)實中存在許多危險水域!奔揪钩烧J為,游泳教育是防范青少年溺水的基礎,在此之上,仍需制度監(jiān)管。
制度是維系
根據相關部門統(tǒng)計,海南省中小學生溺水事故多發(fā)生在課外時間及節(jié)假日,其中以暑假為多發(fā)期。溺水者年齡段集中在11歲至15歲,占比超過2/3,鄉(xiāng)鎮(zhèn)農村孩子占比較高,達90%以上。
“正規(guī)泳池具備救生員及相關救護人員,需要保障和提升的是從業(yè)資質方面。但是在自然水域,這一切救生條件幾乎難以滿足!比齺喡钩蔷仍犓犼犻L、游泳教練李波多次在自然水域實施救援,看似平靜的江河湖海,實則暗藏殺機,“不建議青少年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前往自然水域游泳,自然水域水況復雜,容易發(fā)生險情!
然而,目前海南省仍有7個市縣的13個鄉(xiāng)鎮(zhèn)沒有建設正規(guī)游泳池,省內各中小學校也未能實現(xiàn)“一校一泳池”。
學生在上游泳課。記者 吳岳文 攝
“在校園游泳池尚未全面建設普及的當下,城里孩子可以去小區(qū)或者專業(yè)游泳機構練習游泳,但是鄉(xiāng)鎮(zhèn)農村的孩子怎么辦?”資深教育專家季竟成教授認為,海南省水系眾多,江河湖海遍布,對于身處鄉(xiāng)鎮(zhèn)農村的孩子而言,游泳池太遠,自然水域太近,“疏堵結合,還需更細致的管理手段!
水況復雜的江河湖海,無人看管的山村水塘,都是潛藏的“殺手”。司法專家、高級法官霍建軍建議,當教育部門已經開展青少年防范溺水的教育工作之后,其余的職能部門也應當行動起來,建立完善的自然水域安全管理機制。
“目前國內大部分地區(qū)都尚未制定完善的地方性自然水域安全管理單行法律,每個地區(qū)情況不同,但是防范青少年溺水的重要性都是相同的!被艚ㄜ娬J為,水域資源豐富的海南省,需要一部細致的自然水域安全管理法規(guī),用于管理自然水域,以及在此開展的游泳、泛舟等水域娛樂項目。
事實上,包括?、三亞在內,海南省多地已經出臺海水浴場管理的相關規(guī)范。但是霍建軍表示,規(guī)范不等同于法律,海水浴場也不能代表所有的自然水域,通過立法劃清不同自然水域的管理和責任范圍,才能有效推動各部門進行常態(tài)化監(jiān)管,維系青少年防溺水教育的基本成果。
“例如,確立江河湖海、山村水塘的所處區(qū)域和管理單位,以責任落實和常態(tài)監(jiān)管為主,厘清責任范圍,建立追責機制,用制度化的手段確保自然水域的安全有效管理。”在霍建軍看來,建立法治社會,需要完善細致的法律條文作為支撐,“海南正在建設自由貿易港,越來越多的人在海南投資、創(chuàng)業(yè)、旅游,建立相關的自然水域安全管理單行法律,不僅是防范青少年溺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社會發(fā)展!
共識是關鍵
開展青少年防溺水教育,也許是教育部門、家長的責任;建立相應的法規(guī)制度,也許是司法部門和立法機構的工作。但是防范青少年溺水,卻不只是某一個單位、某一個人的責任,在司法專家、高級法官霍建軍的眼中,這是需要全社會統(tǒng)一認識、共同努力的事情。
“暑期以來,社會各界都在討論青少年防溺水、游泳教育等話題,說明大家已經有了初步共識。”當每個人都把同樣的事情放在心上,這件事情也就得到相當的社會關注度,霍建軍所希望的下一步,是社會各方力所能及為青少年防溺水做一些事情。
進入暑假,三亞鹿城救援隊水隊隊長、游泳教練李波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孩子接受游泳訓練,“4歲到10歲之間的兒童居多,有些家長也在一旁跟著學,說明家長的意識在提高!
學生在上游泳課。記者 梁振文 攝
讓李波欣慰的是,暑假期間,三亞多家游泳館和小區(qū)泳池持續(xù)對外開放,為青少年提供了親近水體、學習游泳的場所。
盤活存量泳池,也是資深教育專家季竟成教授的看法。“在海南省內多個市縣,有不少以‘候鳥’人群為主體的新建小區(qū),暑期正是入住率不高的時候!奔揪钩山ㄗh,相關部門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利用小區(qū)泳池,聯(lián)合相關機構開展游泳教育。
當防范青少年溺水已經逐漸成為社會共識,各方也在逐步開展行動。
近期,海南省水務廳搭建“水庫云管家平臺”,實時監(jiān)控水庫,進行安全管理;6月15日上午,海南省教育廳召開普及中小學生游泳教育相關推進會,要求小學畢業(yè)生在今年8月底前學會游泳,小學四年級至初中三年級在今年11月底前學會游泳;去年底,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fā)布《關于進一步落實防范中小學生溺水工作責任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市縣健全完善防范學生溺水工作的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
近一段時間以來,李波沒有接到關于青少年溺水的救援任務,李波希望,這樣的救援任務能夠繼續(xù)少下去,讓青少年溺水事件徹底成為社會各方共同攻克的難題。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賀立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