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內兩院士離世,共和國今年已痛別21位兩院院士
2021年08月31日 16:57 來源:澎湃新聞

  一周內兩院士相繼離世,共和國今年已痛別21位兩院院士

  據光明日報網報道,中國科學院院士、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家,原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院長、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院研究員許厚澤,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1年8月31日在武漢逝世,享年87歲。

  公開資料顯示,許厚澤,1934年5月4日生于安徽歙縣。1955年畢業(yè)于同濟大學。1962年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理物理研究所研究生畢業(yè)。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許厚澤主要從事近代外部重力場逼近理論研究,為在國際和中國建立大地測量學與地球物理學的交叉新領域——動力大地測量學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一直以超前的眼光指導學科發(fā)展:“我們應該面對世界當前高技術的發(fā)展,站在歷史的高度,作出經得起歷史考驗的抉擇,才是交叉學科發(fā)展的前途!

  許厚澤也是一周內離世的第二位院士——6天前,8月25日,我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鄭哲敏,因病醫(y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

  至此,今年已有21位兩院院士離世。作為國家分別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均為終身榮譽,并稱“兩院院士”。

  1月28日,中科院院士王綬琯因病辭世,享年98歲。王綬琯是中國天文學界的泰斗,我國射電天文的奠基人,曾任北京天文臺臺長。

  2月5日,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沈忠厚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沈忠厚是我國著名的油氣井工程技術專家、水射流專家、教育家,油氣井工程學科奠基人。

  2月7日,中科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學家、南京大學教授程镕時在廣州逝世,享年93歲。

  3月2日,中科院院士、數(shù)學家、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周毓麟在北京去世,享年98歲。周毓麟是我國核武器設計中數(shù)學研究工作早期的主要組織者和開拓者之一,為我國核武器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3月12日,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周又元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3月22日,工程院院士、中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核動力專家彭士祿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3月26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員沈善炯在上海逝世,享年103歲。

  3月27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謝毓元在上海逝世,享年97歲。

  3月31日,工程院院士、經濟學家及管理學家李京文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4月28日,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工程熱物理學家與空間技術專家閔桂榮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5月6日,工程院院士、濕地生態(tài)學家劉興土在長春逝世,享年85歲。

  5月14日,中科院院士、數(shù)學家王元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5月22日,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同一天,中科院院士、“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去世,享年99歲。

  5月26日,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礦物加工專家、教育家陳清如在徐州逝世,享年95歲。

  6月16日,工程院院士、著名地基基礎工程專家黃熙齡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6月27日,工程院院士、我國遙感技術的主要倡導者之一和微波遙感技術的主要開創(chuàng)者姜景山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6月29日,中科院院士、地下水動力學家、水文地質教育學家薛禹群在上海逝世,享年90歲。

  8月17日,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學家、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郭景坤在上海逝世,享年87歲。

  8月25日,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鄭哲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

  8月31日,中科院院士、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家許厚澤在武漢逝世,享年87歲。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編輯:陳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