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調解高峰論壇在?谂e辦促國際商事調解領域交流合作
中新網海口9月29日電(記者 王子謙)2021年國際調解高峰論壇于29日在?谂e辦,來自中國、法國、意大利、愛爾蘭等14個國家和地區(qū)47名嘉賓共商國際調解大計,共謀國際合作遠景。
據悉,本屆論壇以“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加快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高質量發(fā)展”為主題,下設“商事爭議解決機制的新發(fā)展格局探究”、“知識產權爭議解決的路徑探討”、“現階段國際商事爭議解決機制比較”、“RCEP成員國糾紛預防和解決機制分析”、“海南自貿港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決的實踐與展望”共五項議題。
中國貿促會副會長盧鵬起在致辭中指出,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錯綜復雜,調解作為國際解決經貿投資爭議的重要途徑,在處理國際商事糾紛、優(yōu)化國際營商環(huán)境、推進國際法治建設中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國貿促會調解中心作為國內最早成立的涉外商事調解機構,30多年來已處理數萬起調解案件;目前已建立59個地方和行業(yè)調解中心,與境外21個對口機構建立了多雙邊聯合調解機制,選聘有900多位中外調解員。中國貿促會愿與各方各界精誠合作,相互配合,積極搭建非對抗性爭議解決平臺,共同推動調解事業(yè)發(fā)展。
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關進平表示,當前海南加快推進自貿港建設,打造法治化、便利化、國際化的營商環(huán)境,建設完善訴訟、仲裁、調解相銜接、相協調的多元糾紛解決機制,是高質量建設海南自貿港的迫切需要。海南將進一步用好調解手段,解決跨境投資貿易爭議,創(chuàng)新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持續(xù)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
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副會長鄭淑娜在致辭中就如何加快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高質量發(fā)展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加強對國際商事調解制度的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二是加強國際商事調解的交流與合作;三是完善國際商事爭端解決一體化智能平臺;四是強化國際商事爭端“預防”機制建設。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王淑梅指出,現階段推動中國國際商事調解,應當要突出制度化、專業(yè)化和國際化。一是要加強立法規(guī)范,推動商事調解制度化;二是要加強能力建設,推動商事調解專業(yè)化;三是要加強法治互信,推動商事調解國際化。
司法部人民參與和促進法制局副局長閆晉東表示,近年來司法部積極履行調解工作指導職責,在繼續(xù)做好民事領域調解工作的同時,不斷推動調解工作向商事領域拓展。他在打造商事調解品牌、完善商事調解制度和擴大商事調解影響等幾個方面提出建議。
自2016年開始,“國際調解高峰論壇”已先后在北京、杭州、長沙、重慶、東莞成功舉辦過五屆,成為業(yè)界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品牌論壇,為世界各國爭議解決領域專家、學者提供了交流平臺,在促進各國調解制度、調解實務經驗交流和法律服務機構合作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論壇由中國貿促會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貿促會商法中心和海南省貿促會承辦,司法部、中國法學會、中華全國律師協會、香港律政司對論壇給予了大力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