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俊逸清雅的國畫筆觸描繪遼闊壯美的海濱風光,展現動人的民族風情……近日,“椰苗美育行動計劃”美術教學成果展在?谂e辦,200余件學生創(chuàng)作的中國畫作品風格各異,有的生動細膩,有的樸拙可愛。
近年來,我省通過“椰苗美育行動計劃”“美育浸潤行動計劃”、全國中小學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學校遴選活動等,為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提供重要抓手,為協同推進教育質量提升和陽光快樂教育、打造海南學生特色印記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鄉(xiāng)村學校美育待破局
暖陽斜照,青山環(huán)繞中的中國工農紅軍海南瓊中紅軍小學(以下簡稱紅軍小學)充滿生機——這邊,紅旗在藍天下獵獵飄揚;那邊,掛滿椰子的椰樹迎風而立。
12月16日下午四點半,放學鈴聲響起,該校美術工作坊的學生們又迎來了少年宮課程。每周一至周四下午放學后,他們都會來到學校美術室,以畫筆為媒介進入藝術世界。
“對于這支畫筆,孩子們格外珍惜!奔t軍小學美術教師王葵是瓊臺師范學院美術學院首屆本科畢業(yè)生。2020年,她就參與了學校對紅軍小學開展的美術支教活動。她還記得,當時這所鄉(xiāng)村小學沒有美術教室和專職美術教師,所有美術課程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授課,學生們能得到的專業(yè)美術啟蒙教育幾乎為零。
王葵指導學生畫畫。海南日報記者 陳若龍 攝
據了解,目前,海南不少鄉(xiāng)村中小學面臨著美育工作推進難的困境。由于地處偏遠,經濟相對落后,優(yōu)質美育師資引不進、留不住,這些鄉(xiāng)村學校的美育工作不盡人意甚至存在諸多空白,成為海南基礎教育均衡優(yōu)質發(fā)展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然而,美育對于幫助中小學生樹立正確審美觀、提升對美的鑒賞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正因如此,教育部近年來要求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明確要把中小學生學習藝術類課程以及參與學校組織的藝術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yè)要求,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范圍。
如何補齊美育短板,實現“彎道超車”,成為海南教育界亟待思考和破解的課題。
點燃教師熱情 美育潤“椰苗”
王葵雖是紅軍小學唯一的專職美術教師,但她并不孤單,堅強的“大后方”為她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支持和動力!耙缑烙袆佑媱潯庇珊D蠋煼洞髮W、瓊臺師范學院及社會專業(yè)美育團體實施,今年主要在瓊中和白沙兩地進行試點。紅軍小學就是瓊臺師范學院的牽手學校之一。
對于這些牽手學校,瓊臺師范學院“手把手”提供幫助。該校美術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劉小莉說,學校將該項目作為服務鄉(xiāng)村教育振興的重要舉措加以推進,派出美術學院美術系副主任鄭旭紅駐點瓊中,組織支教教師和實習生團隊著重在美育課程設計、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為牽手學校提供支持和幫助。
?谑械谄咧袑W學生施雨辰紙泥雕繪作品《美舍河生靈》。
今年10月以來,瓊臺師范學院已組織10期“送培下鄉(xiāng)”活動,為鄉(xiāng)村美術教師上了20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課程,獲得參訓教師的充分肯定。瓊中灣嶺學校教師王才剛說:“這次培訓重燃起我對畫畫和教學的激情!”
同時,瓊臺師范學院還將美術學院承擔的海南省基礎教育優(yōu)秀成果推廣項目——“多方聯動的小學美術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實踐探索”的成果,在牽手學校進行推廣應用,推動省級課題申報。目前,已有海口、定安、瓊中等市縣的70余位鄉(xiāng)村教師、2.3萬余名學生從中受益。
參與“椰苗美育行動計劃”的施瓊英中學美術卓越教師工作室也在美育師資培養(yǎng)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先后組織開展了三個周期培訓,為多所鄉(xiāng)村學校培養(yǎng)了大批青年骨干美術教師,送去先進的美術教育理念和方法。該工作室負責人施瓊英還將研究多年的“在校化”美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工作室培養(yǎng)的“種子教師”進行推廣輻射,帶動多所美育薄弱學校將美術課堂的“先教后學”變?yōu)椤跋葘W后教”,提升教師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孩子心間播撒藝術的種子
自己創(chuàng)作的美術作品登上了世界舞臺,在中國、法國、肯尼亞、巴西、美國等多個國家參加ANOBO世界少兒科技藝術巡展,文昌市聯東中學(以下簡稱聯東中學)的學生們提及此事時充滿自豪。
2019年11月,海南師范大學獲批實施教育部“美育浸潤行動計劃”,對口支持聯東中學的美育建設工作。短短兩年時間,海南師范大學將“航天”“南陽革命精神”“文昌傳統(tǒng)民居灰塑藝術”等元素融入聯東中學美育課程,還在該校建起了我省第一座鄉(xiāng)村學校美育館。
這所美育館雖小,但展出的藝術作品品類卻不少;宜芄ぷ鞣、創(chuàng)意工作坊、中國書畫工作坊、掐絲工藝和藍印花布工作坊的作品造型別致、用色大膽,展現了學生們蓬勃的藝術創(chuàng)新力和創(chuàng)造力。
海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周春花介紹,文昌傳統(tǒng)民居灰塑藝術已經成為聯東中學美育課程的重要內容,學生們不僅創(chuàng)作了許多灰塑手工作品,還將灰塑紋樣染制到衣服上,在學校文藝節(jié)晚會上走秀展示,“我們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了美的力量,他們就是傳播海南特色文化之美的生力軍!
“美育浸潤行動計劃”的實施,在聯東中學播下了藝術的種子。如今該校開始主動向高校和專業(yè)機構尋求支持,先后開啟了合唱、古箏、瓊劇等美育興趣課程,學生們的文化生活進一步豐富,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施瓊英表示,當前,她正指導工作室將工作重點從師資培訓向本土美術資源開發(fā)拓展,以椰子、木棉花、苙文化、臨高木偶戲和哩哩美、黎族紋樣和船型屋等元素為中小學生設計富有海南特色的美育校本課程,引導孩子們發(fā)現身邊的美。
構建有地域特色的美育品牌
近年來,通過推進“椰苗美育行動計劃”“美育浸潤行動計劃”、全國中小學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學校遴選活動等工作,海南中小學美育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許多學校在落實“雙減”政策的同時真正達到了“雙增”效果——增加學生校內參加戶外活動、體育鍛煉、藝術活動、勞動活動的時間和機會;增加學生校外接受體育和美育課外培訓的時間和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椰苗美育行動計劃”“美育浸潤行動計劃”的實施,在海南蹚出了破解鄉(xiāng)村美育工作困局的新路子,形成了大中小學聯動推進美育工作的新格局。
“師范類高校力量的介入,既能為幫扶學校注入優(yōu)質師資和美育資源,又能為參與高校完善師范人才培養(yǎng)方案提供依據和借鑒!笔〗逃龔d體衛(wèi)藝處副處長史振卿說,省教育廳將繼續(xù)發(fā)動和統(tǒng)籌各方力量,深入推進海南中小學美育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以“椰苗美育行動計劃”為例,從2022年起,海南師范大學將對口幫扶白沙、昌江,瓊臺師范學院將對口幫扶瓊中、樂東,社會專業(yè)美育團體將對口幫扶五指山、保亭,以當地選定的依托學校為載體,輻射帶動縣(市)域內中小學全面提升美育質量。
在下一階段美育工作推進過程中,省教育廳將督促有關市縣和學校,開展充分調研,制定可行方案,圍繞中小學校美育課堂教學規(guī)范化、美育學習交流活動常態(tài)化、學校美育工作管理制度化的目標,形成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美育項目品牌,構建起“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美育發(fā)展格局,充分激發(fā)中小學校美育改革發(fā)展的內生動力,讓孩子們感受藝術魅力的同時,得到全面發(fā)展。
美育進校園
■ 近年來,我省中小學開設具有海南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藝術特色的瓊劇、黎族歌舞、崖州民歌、臨高木偶戲、儋州調聲、竹竿舞、“海南八音”、刺繡、黎族織錦、黎族竹木器樂、苗族盤皇舞、苗繡、黎族陶藝等特色課程。
■ 在東方、瓊中、儋州、白沙、陵水、屯昌、樂東、五指山等地開展“三進校園”(民歌、民族服裝、民族舞蹈進校園)項目。
■ 持續(xù)推進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扶持設立瓊劇傳承特色學校13所。
■ 全省99所學校入選“全國中小學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