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1月海南博士后新進站人數同比增長122.22%
2021年12月23日 09:32 來源:海南日報

  海南日報訊(記者易宗平)連日來,海南大學、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中南大學湘雅醫(yī)學院附屬?卺t(yī)院、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三亞)、中國南方電網海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等5家單位,廣發(fā)“英雄帖”,計劃引進博士后等人才共200余人,引起境內外眾多高層次人才的關注。

  近年來,我省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站的設站數和在站人數,呈快速發(fā)展之勢。通過加大引進和培養(yǎng)包括博士后在內的各類人才,全方位構建尊才愛才的良好生態(tài),海南不斷加快聚四方之才共建自貿港的步伐。

  12月17日至20日,第一屆全國博士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在廣東省佛山市舉辦,海南展館在交流活動中,接待咨詢200多人次,主要涉及人工智能、生物醫(yī)學、材料化學等20余個領域,共有15人次初步達成意向簽約。大賽期間,不少博士后看好海南發(fā)展勢頭。1名金屬材料研究領域的外籍院士(俄羅斯工程院院士)向海南大學投遞了應聘簡歷。

  省委人才發(fā)展局匯總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省已有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5個工作站。其中,2018年以來新設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11個工作站,實現了突破性增長。三亞崖州灣國家級種子實驗室試點項目博士后制度,自今年5月12日掛牌啟動以來,已招收高水平大學博士后研究人員53人,為相關產業(yè)蓄積可持續(xù)發(fā)展動能。

  今年1月至11月,我省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站新進站人數同比增長122.22%,其中外籍博士后招收實現“零突破”,達到37人,占比23.42%。

  一大批博士后依托海南自貿港廣闊的發(fā)展平臺,取得了厚積“勃”發(fā)的成果。

  曾在美國高校從事博士后研究的劉光亮,回國后獲評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農科英才”。2019年10月,他受中組部選派,掛職擔任海南農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所長。該研究所“海南地方豬資源保護與利用創(chuàng)新團隊”躋身海南第一批100個人才團隊。

  “在海南工作的兩年,在上級指導和各界支持下,我加強科研條件平臺建設,并結合海南實際,推進五指山豬種群恢復工作,成立了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熱帶動物疫病研究室!眲⒐饬琳f。

  省委人才發(fā)展局有關負責人說,我省還從政策、資金、平臺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撐,一批博士后科研成果得到推廣應用,促進了相關產業(yè)快速發(fā)展,累計實現經濟效益逾50億元。

  如何化解留瓊博士后后顧之憂?“要練好內功、做出特色、形成標桿,將海南打造成為博士后的向往之地、集聚之地!笔∥瞬虐l(fā)展局局長陳雷說。

  據介紹,在全國通行的面上資助和日常資助基礎上,海南創(chuàng)新設立了項目啟動資助:平均最低每人每年可獲資助13萬元,最高21萬元以上;崖州灣種子實驗室項目博士后每年最低可拿到38萬元,最高73萬元以上。近兩年來,我省博士后資助規(guī)模年均增長60.22%,資助博士后達200多人次。

  “我省將博士后納入高層次人才服務范圍,為博士后發(fā)放‘天涯英才卡’,持卡即可享受出入境、醫(yī)療保健等11項便捷服務,并配套享受落戶、住房、稅收等一攬子人才優(yōu)惠政策。”陳雷表示。

編輯:葉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