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中新視頻版權屬中新社所有,未經書面許可的使用行為,本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解說】在幫助低收入群體實現共同富裕的過程中,要如何預防落入“福利陷阱”? 12月29日,在中新財經2021年會的圓桌論壇上,業(yè)內專家圍繞“穩(wěn)中求進與共同富!痹掝}展開探討。
【解說】國家發(fā)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所副所長吳薩表示,促進共同富裕的核心在于提升勞動者素質,要將其變成“做大蛋糕”的有生力量。
【同期】國家發(fā)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所副所長 吳薩
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弊詈诵牡氖蔷邆涑蔀橹械仁杖肴后w的勞動素質,通過他的勞動素質的提升獲得應得的收入,這是最大的核心。所以從政策來說肯定是教育技能培訓,但是從實質來說,說的是我們現在對低收入群體關注的焦點政策,是要讓他成為我們“做大蛋糕”的特別重要的一個有生力量,而不是成為一個“被分蛋糕”、“拿蛋糕”的力量。
【解說】促進共同富裕,其中一點在于要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原副院長白景明認為,為此國家也采取多種政策,比如對個人所得稅的改革。
【同期】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原副院長 白景明
我們是從2000年之后,就開始降低個人所得稅的稅負,就是大家常說的費用扣除額。經過數次改革到了現在,這次我們從分類征收改為綜合與分類相結合,大幅度降低了稅負,具體大家都很清楚,都有感受,提高費用扣除額,減低稅率,增加專項負擔扣除,這樣下來,月收入1萬元的人基本不用納稅。所以這次改革當中,我們增加了人們的可支配收入。
【解說】清華大學中國發(fā)展規(guī)劃研究院院長助理李治表示,企業(yè)通過慈善參與共同富裕建設,是對自身的一種長遠投資。
【同期】清華大學中國發(fā)展規(guī)劃研究院院長助理 李治
一個企業(yè)做慈善,其實不應該把它視為一個成本,它實際上是一種長遠投資,慈善也好,捐贈也好,它是企業(yè)承擔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現,從長遠來講,是企業(yè)的商譽,可以說現在能夠做大的企業(yè)都非常重視做慈善、樹立企業(yè)的正面社會形象。
【解說】中新財經2021年會由中國新聞社主辦,中國新聞網、中國新聞周刊、國是直通車、中新經緯承辦,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清華大學中國發(fā)展規(guī)劃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為智庫支持單位。
記者 單璐 王世博 遲瀚宇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