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白沙黎族自治縣青松鄉(xiāng)擁處村黨支部副書記吉亞才忙著走村串巷,與自己負責的白沙仙婆嶺種養(yǎng)專業(yè)合作社成員和其他村民,一同探討如何將山蘭旱稻產(chǎn)業(yè)做強、做特、做精。中午12時許,妻子劉玉鳳打電話來詢問他是否回家,聽到電話內親切的關懷,周圍的村民都投來羨慕的眼光。夫妻敬業(yè)愛崗事業(yè)有成,女兒熱情禮貌健康上進,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吉亞才的家庭在大家的眼里,那是學習的典范。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wǎng)、南國都市報記者 梁振文
讓山蘭米成“金谷子” 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山蘭米是白沙黎族自治縣青松鄉(xiāng)的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如今更是青松鄉(xiāng)農(nóng)戶致富的“金谷子”。但是在2014年以前,這個“金谷子”卻讓當?shù)剞r(nóng)戶們瞧不上。原來,山蘭稻是海南黎族的特色山地旱稻,適宜種植在干旱地帶。但其種植過程卻不簡單,需要人工用刀耕火種的原始方式進行,一年不僅只能種植一季,而且產(chǎn)量不高,無法刺激農(nóng)戶種植山蘭稻的積極性。就在2014年當年,青松鄉(xiāng)擁處村種植山蘭稻的人家都不超過五戶,吉亞才家就是其中一戶。
吉亞才在田里工作
“吃山蘭米是黎族的傳統(tǒng),是一種文化,更是根植于血脈的傳承!奔獊啿艙鷳n地說,看著祖祖輩輩的勞動智慧逐漸被大家摒棄,為了把山蘭稻米與農(nóng)戶的致富之路連接起來,他開始做市場調研,并以身示范。
2014年7月,吉亞才成立了“白沙仙婆嶺種養(yǎng)專業(yè)合作社”,并鼓勵村里的農(nóng)戶都加入合作社一同種植。在他的帶領下合作社規(guī)模日益擴大,合作社中集播種、收割、包裝到銷售的“一站式”生產(chǎn)鏈在不斷升級完善,社員也由最初的不到十戶發(fā)展到了三十二戶,種植山蘭稻面積超過200畝。合作社不僅幫助社員銷售山蘭稻米,還在全鄉(xiāng)范圍內幫助農(nóng)戶統(tǒng)一收購山蘭稻米。僅2019年,就收購青松鄉(xiāng)全鄉(xiāng)山蘭稻米超過18萬斤,收入在45萬元左右,在當時直接帶動了擁處村70戶貧困戶進行山蘭種植,間接帶動了全鄉(xiāng)120戶貧困戶種植山蘭,促進貧困戶增收致富。
做孩子的人生導師 做家庭的潤滑劑
由于扶貧工作任務重,吉亞才照顧家庭相對較少。 “外面的世界日新月異,可大山里的村民還是日復一日,發(fā)展緩慢。我既心疼丈夫的勞累,更被丈夫的行為感動!逼拮觿⒂聒P非常理解、支持丈夫吉亞才,從無怨言。她十分尊重丈夫,認為丈夫的工作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吉亞才
“她太累了,三個孩子,還有父母雙親。她為我做了太多。”妻子的賢惠和支持,讓吉亞才既感動又愧疚。對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他與妻子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愛互商互諒,成為人人羨慕的模范夫妻。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師,為了給孩子們樹立榜樣,吉亞才夫妻潔身自愛,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爱敃r三個孩子,家里不寬裕。校服都是姐姐穿了,妹妹穿!奔獊啿耪f,他們夫妻倆對物質生活追求淡泊,衣服整潔得體不慕新潮,提倡節(jié)約,用之有度。
吉亞才跟村民一起在山上種植山蘭稻
“衣服整潔得體就好,我非常感謝父親從小對我們的教育!倍畠杭褡嬲f,在父母的教育下,三姐弟養(yǎng)成了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更重要的是,父親吉亞才經(jīng)常和家人一起討論家務事,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規(guī)為標準,對他們的為人處世影響很大。
長期生活在一起,家人總有面紅耳赤的時候。可自結婚起,與吉亞才一家共同生活的老人很開心。“僅有的一次矛盾,還是在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上!奔獊啿耪f,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兩位老人認為家庭不寬裕,兩個女孩子可以不用讀幼兒園。吉亞才與妻子主動勸說老人,將責任主動扛到肩上。夫妻倆的行為讓兩位老人覺得受到尊重,從而化解了矛盾。在夫妻倆的言傳身教下,他們的孩子禮貌懂事、健康活潑。在擁處村,他們一家年年都被評為"五好家庭"。
全家人給母親過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