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正文
分享到:
儋州:“積”出好習慣 “兌”出幸福感
2024年02月26日 15:29 來源:海南日報

  ■ 本報記者 吳心怡 特約記者 劉暢

  2月24日一大早,儋州市南豐鎮(zhèn)油文村村民周瓊懷就騎著一輛嶄新的電動車向離家不遠的云舍松濤·海南中國村騎去,白色的電動車上掛著一朵大紅花,一路上遇到的同村人紛紛打趣:“老周,今天騎新車去上班?”

  “這花我舍不得拿掉,鄰居看到都知道是獎品,”周瓊懷臉上露出幾分羞澀,言語間卻滿是自豪,“這一整年我都認真積分,能拿到這臺電動車我太高興了。”這個讓周瓊懷如此自豪且珍惜的獎品,是怎么得來的?一切要從油文村開展的積分制活動說起。

  “油文村自2022年起實行鄉(xiāng)村治理積分制,這是南豐鎮(zhèn)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提高村民自治能力的一項基礎(chǔ)性工作!蹦县S鎮(zhèn)相關(guān)負責人介紹。油文村按照“一周一審核,一月一評議,一季度一公示”方式,對村民日常表現(xiàn)進行評議打分,村民可憑積分存折到積分超市核實兌換糧油、家電等獎品,讓鄉(xiāng)村治理工作可量化、有抓手,將農(nóng)村基層治理由“村里事”變成“家家事”。

  在積分制剛開始推行時,周瓊懷還并不理解!懊刻烀χぷ鳌⒏赊r(nóng)活,哪里有時間管積分?”當時,油文村的積分制細則有73個小項,打印出來有滿滿當當好幾張紙,周瓊懷文化程度不高,看到密密麻麻的細則,他沒有什么參與熱情,更不會主動積分。

  為了能讓更多村民參與,油文村委會對積分制細則進行了整理和簡化!昂喕,我們的細則只剩下10大項、28小項,表達上也盡量簡單清晰,方便村民理解與申報!庇臀拇寤匾瞬抨惔愦阏f。

  “家內(nèi)外保持干凈可以積分,孩子上學可以積分,在村里打掃衛(wèi)生也有積分……”周瓊懷對自己的每一分都記得很清楚,為了多積分,他一有空閑就打掃家門口衛(wèi)生或參與村里的志愿服務(wù),“細則中有一項‘勤勞致富’,周瓊懷夫妻倆勤勞能干,脫貧后蓋起了二層樓呢!庇臀拇羼v村第一書記陳金城說。

  在周瓊懷以身作則的示范下,他的兩個孩子也積極地參與進來!八麄兓丶乙挥锌站痛驋咝l(wèi)生,也經(jīng)常參加村里的活動和志愿服務(wù)!敝墉倯颜f,在一家人一年的努力下,他積了1000分,在村里名列前茅,還曾登上村里的積分制紅榜,獲得了流動紅旗。

  “按原本的規(guī)則,電動車需要1萬分才能兌換,但實際實施后我們發(fā)現(xiàn),一戶人家一年最多只能積1千多分,為了激勵大家,我們就將電動車作為額外的獎勵,用來表彰積極參與、有較大改變的村民!标惤鸪墙榻B,通過“四議兩公開”,周瓊懷被評選為電動車的最終得主,在該村舉行的鄉(xiāng)村治理積分制表彰大會上領(lǐng)回了這輛“戴著大紅花”的電動車!俺酥墉倯,還有12戶村民獲得了熱水壺等小家電!标惤鸪钦f。(本報那大2月25日電)

編輯:王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