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正文
分享到:
濕地“精靈”守護者
2024年03月13日 11:25 來源:山海相約秀美英姿
陳創(chuàng)林在拍攝鳥類(央廣網(wǎng)記者 蔡文娟 攝)
陳創(chuàng)林在拍攝鳥類(央廣網(wǎng)記者 蔡文娟 攝)

  3月12日上午8時,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入?谔庩柟夂挽悖簧偈忻駚淼竭@里散步、晨練,享受春天的愜意。公園靠近海防林一側,護林員陳創(chuàng)林正“藏”在樹叢中,觀察棲息在蘆葦叢中的鳥兒。

  “無論刮風下雨,我每天上午8時左右就會來到這里開始一天的工作!标悇(chuàng)林告訴記者,他的日常工作職責包括森林巡查與監(jiān)測、記錄園內動物與鳥類的種群與數(shù)量、定點植物的監(jiān)測等。由于公園范圍廣,他主要以電動車代步,在電動車無法通行的區(qū)域,仍需徒步逐個巡查,單程下來,往往都需要3至4個小時的時長。

  “你聽,那是白胸翡翠在叫。”剛與記者交談沒一會,聽到密林深處傳出幾聲清亮的鳥鳴聲,陳創(chuàng)林便悄悄示意記者停下,拿起照相機開始拍攝。

  聽音辨鳥,是陳創(chuàng)林多年巡邏學到的技能。2013年起,他開始負責海口市秀英區(qū)西秀鎮(zhèn)11公里海岸線沿岸的海防林,從澄邁縣盈濱半島到海南國際會展中心,共800多畝公益林,都是他的管護范圍。每天,他徒步行走在海防林,查找火災安全隱患,查看是否有砍伐樹林、捕殺野生動物、違法占地等行為,并將收集到的情況及時上報相關部門。

  2019年12月起,陳創(chuàng)林開始負責?谖逶春訃覞竦毓珗@中下游的巡護。除日常巡護外,他積極參與公園以外的鳥類監(jiān)測工作,并加入?诋z榃研究所的研究團隊,跟隨專家學習鳥類識別、植物識別、紅外相機安裝等工作技能,用相機拍攝和記錄下管護范圍內的動植物。

  “這是三葉魚藤,有它在,會搶走紅樹林的光照和養(yǎng)分,要及時清理!薄澳鞘侵轭i斑鳩,脖子上有一圈白點,像珍珠一樣,很好看!表樦舆吚鹊酪宦纷叩胶_,陳創(chuàng)林津津有味地向記者介紹著沿途看到的或可能出現(xiàn)的植物、鳥類,對它們的習性和特征都“了然于胸”。

  “一名合格的護林員,看到樹木,就要清楚它的特征、作用;看到鳥群,要能分辨出它們的品種、習性。”陳創(chuàng)林說,?谖逶春訃覞竦毓珗@的鳥類種類豐富,除了本地品種,每年還有從外地過來棲息的候鳥。

現(xiàn)身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的蜂虎(央廣網(wǎng)發(fā) 陳創(chuàng)林 攝)

  剛開始,陳創(chuàng)林也分不清楚鳥的類別和名字,都是一點一滴跟著專家和前輩學習,然后仔細分辨每種鳥的叫聲,拍到鳥后再回去查資料、作對比,才逐漸熟悉起來。如今的他,已熟記200余種鳥類的名字與習性,聽到、看到它們,幾乎都能夠快速地說出名字。

  每年3月中下旬,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小鳥”的栗喉蜂虎都會到訪?凇榻o栗喉蜂虎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環(huán)境,公園管理方今年特地將公園內的棲息地進行修整。

  “栗喉蜂虎喜歡在陡峭的土沙墻上筑巢,長滿雜草和傾斜的沙墻會影響它們居住,我們要在蜂虎到來之前,把‘地基’給它們修整好,方便它們把家安在這里。”陳創(chuàng)林說,每到繁殖季,他和同事都會加強棲息地周邊的巡邏,密切關注是否有捕鳥、破壞棲息地等不法行為。

  隨著?谖逶春訃覞竦毓珗@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不斷好轉,各類珍稀植物與鳥兒的種類和數(shù)量都多起來了,這樣的變化,也讓陳創(chuàng)林很自豪。“公園環(huán)境變好了,動植物也增多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濕地保護的重要性,讓我做這份工作的時候覺得很值得、很欣慰。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居住的家園越來越美好!”

  來源:央廣網(wǎng)

編輯:陳少婷
推薦閱讀
本網(wǎng)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