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正文
分享到:
?诓宿r將傳統(tǒng)菜地升級為城市居民采摘園
2024年03月27日 09:17 來源:?谌請
3月24日,在瓊山區(qū)鳳翔街道五岳村委會美元村的美元蔬菜采摘園,市民在采摘圣女果。 本報記者 孫士杰 攝
3月24日,在瓊山區(qū)鳳翔街道五岳村委會美元村的美元蔬菜采摘園,市民在采摘圣女果。 本報記者 孫士杰 攝

  3月24日上午,在瓊山區(qū)鳳翔街道五岳村委會美元村的美元蔬菜采摘園里,十幾個親子家庭正在這里體驗采摘的樂趣。

  近年來,我市郊區(qū)菜農把傳統(tǒng)菜地升級為一處處新穎別致的“果蔬采摘園”,通過微信朋友圈、小紅書、抖音、美團等互聯(lián)網平臺“吆喝”引流,吸引城市居民到田間地頭感受田園生活,為村莊帶來旺盛的人氣和經濟效益。

  本報記者 雷蕾

  邀請市民進田間 買菜游玩兩相宜

  市民劉先生說,周末的時候,他經常會帶著孩子到采摘園游玩。在這里,不僅能讓孩子了解平時吃的蔬菜是如何長出來的,還能自己挑選家庭食用的蔬菜。放松休閑的過程,孩子們都玩得很開心,也收獲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我們家種有十來個品種的瓜菜,包括圣女果、西紅柿、草莓、辣椒、生菜、地瓜葉等,都是大家常吃的!薄85后”采摘園農場主王芬告訴記者,自己通過微信朋友圈、小紅書等平臺,分享自家菜地的動態(tài)。因為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從去年9月開始,來采摘園休閑體驗的人日漸多了起來,工作日也有不少幼兒園組織小朋友前來,周末時親子家庭比較多,旺季時候一天能來20多個家庭。

  從過去的雇人采摘再送出去賣,到現(xiàn)在把消費者請到菜地里自己摘,讓菜農與市民在田間地頭就能完成交易,從而真正把農田變成城里人向往的“詩和遠方”,也讓市民有了親近自然、回歸田園的機會。

  網絡平臺發(fā)視頻 吸引人流增人氣

  3月23日,龍華區(qū)城西鎮(zhèn)蒼東村的桂海陽光果蔬采摘基地內,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草莓、圣女果、桑葚、小辣椒等新鮮“地上熟”農產品,吸引大家“搶鮮”采摘——只見孩子們提著小籃子在田埂間來回奔忙。在水塘邊的垂釣區(qū),幾名青少年正在體驗釣魚的樂趣,他們緊盯水面,當看到白色魚漂沉入水底時,便迅速拉起魚竿,隨著一條長約10厘米的羅非魚被釣出水面,大家不約而同地發(fā)出了歡呼聲。

  “我們不僅會拍攝視頻發(fā)到各個平臺以便引流,也會邀請網紅來到基地體驗。在這里,綠色天然的果蔬很受網友歡迎,我們曾經一天最高接待了250多人。”基地負責人姜麗告訴記者,采摘園占地80多畝,果蔬品種豐富,還開設了小超市、鮮榨果汁吧和以園內果蔬、雞鴨鵝魚為主要食材的農家樂。待到今年6月份基地種的陽光玫瑰葡萄上市后,相信會迎來更多市民游客參與采摘。

  新的市場環(huán)境下,解決銷路成為菜農更為重視的一環(huán)。市鄉(xiāng)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認為,海口的很多菜農利用各大網絡平臺吸引人氣,迎合消費者需求,營造農文旅融合的消費場景,走出了一條新的發(fā)展路徑。

編輯:李奧迪
推薦閱讀
本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