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正文
分享到:
保亭民間文藝作品版權登記113件
2025年05月11日 11:04 來源:海南日報

  ■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余佳琪

  悠揚的樂聲從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七仙廣場傳來,如清泉流淌,似山風低吟。56歲的黎族竹木器樂傳承人黃亞平指尖輕撫灼吧,竹管間躍動的音符與團隊成員的和聲交織,一曲《歡迎你到六弓來》唱出了黎鄉(xiāng)的淳樸與熱情。近日,黃亞平捧著一張?zhí)厥獾摹吧矸葑C”——作品登記證書,笑容里滿是自豪:“這首歌的詞曲、樂器,甚至樂器的制作,都是我的心血。如今有了版權保護,它們再也不會消失在時光里了!

  從“獨奏”到“共鳴”

  黃亞平與黎族竹木器樂的緣分,始于家族的血脈傳承!盃敔數那{,父親的技藝,是我童年的記憶。”然而,這份熱愛曾一度沉寂!澳菚r,黎族器樂知音寥寥,我只能獨自演奏,權當消遣!碧峒巴拢壑虚W過一絲落寞。

  轉機始于近年來非遺傳承的春風。“三月三”節(jié)慶的歡歌、“親加奔·村晚”的舞臺,為像黃亞平這樣的民間藝人打開了通往更廣闊天地的門。今年“村晚”海選上,他將非遺技藝與黎族民歌融合,一曲終了,游客的掌聲與贊嘆讓他重燃信心:“我要讓更多人聽到黎族的聲音!”如今,他的“六弓黎族樂器弘揚組合”已吸引20余名學員,校園里也回蕩起竹木器樂的清音。

  為文化傳承書寫“數字家譜”

  民間文藝的“活起來”需要舞臺,而“傳得久”則需要法律的護航。2024年,保亭入選全國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試點地區(qū),一場以版權登記為核心的文化保護行動悄然展開。

  “版權保護不僅是確權,更是為文化存根!北Mたh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海俠介紹,當地設立版權保護服務站,簡化流程、降低成本,讓創(chuàng)作者輕松為作品辦理“身份證”。如今,113件民間文藝作品——從版畫的線條到攝影的瞬間,從音樂的旋律到手工的匠心,都有了專屬的“數字底稿”。掃描證書上的二維碼,作品信息便躍然屏上,傳統(tǒng)藝術與現代技術在此完美交融。

  手握版權證書,黃亞平的創(chuàng)作熱情愈發(fā)高漲。他計劃將黎語與普通話結合,譜寫《看“三月三”來保亭》《七月初七仙嶺來》,用音樂講述保亭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韻!耙郧案赣H的歌謠隨風而逝,如今我的作品會代代相傳。”他摩挲著證書,語氣堅定。

編輯:陳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