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正文
分享到:
海口:城市“見縫插綠” 群眾“出門入園”
2025年06月13日 17:32 來源:?谌請

  □本報記者 龍易強

  當夏日的驕陽炙烤著大地,海口街頭巷尾的綠地、綠蔭為城市營造了清涼舒適的空間,成為居民家門口的“清涼驛站”。記者從?谑谐鞘泄芾砭肢@悉,截至2024年底,?诮ǔ174個“口袋公園”,建成區(qū)公園綠地面積達2639.31萬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1平方米!巴拼耙娋G、開門進園”的美好生活圖景,在?谡饾u成為現實。

  小綠地大幸福 群眾盡享舒適空間

  “平時我喜歡到小公園里走一走,累了就在樹蔭下、涼亭里坐坐,很舒服。”6月10日上午,在秀英區(qū)長濱五路的西瑞小游園,居民周燕正在涼亭里歇息。這個家門口的“口袋公園”,曾是雜草叢生的荒地,如今涼亭、步道一應俱全,成為周邊居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類似的“口袋公園”在海口還有很多,它們雖小,所承載的幸福卻不小。在龍華區(qū)坡博路的清涼園,藤蔓遮陽連廊搭配水霧噴淋系統(tǒng),讓群眾在高溫天氣里也能感受沁人涼意;瓊山區(qū)那梅園將黎族文化元素融入園林設計,健身器材旁黎族圖騰裝飾的涼亭,既承載著文化記憶,又為居民提供了休閑好去處;美蘭區(qū)美舍河畔的滿夏園更是熱鬧非凡,大人的歡笑聲與孩童的嬉戲聲交織成幸福的樂章。

  城市小微綠地同樣發(fā)揮著“綠色微氣候調節(jié)器”的作用。今年,秀英區(qū)對南海大道附近的美李村和高龍村3000多平方米的道路沿線進行綠化改造,讓原本塵土飛揚的黃土裸露地披上綠裝。秀英區(qū)園林管理局副局長宋宇佳告訴記者,該局根據不同空間的功能需求,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植物種類和配置方式,在提升高鐵沿線環(huán)境的同時,滿足人們休憩、觀賞、娛樂等需求!耙郧邦櫩拖訔壔覊m大不愿進店,現在店門口花紅草綠,生意也跟著好了起來。”高龍村一小賣部老板表示。

  織綠網繪藍圖 城市綠意持續(xù)升級

  “2023年以來,龍華區(qū)利用城市閑置地和街頭巷尾的間隙,已經新建和改造‘口袋公園’10個,今年計劃新增5個,以此提升社區(qū)綠化覆蓋率,豐富室外的綠蔭活動空間!饼埲A區(qū)園林管理局副局長張琪介紹。

  在今年的“口袋公園”規(guī)劃建設中,美蘭區(qū)將緊密結合“清涼”元素。美蘭區(qū)園林管理局副局長林敏悅介紹:“將保留原址高大喬木,在濃蔭下鋪設活動廣場與健身步道;同時在不影響功能的前提下,適當縮減硬質鋪裝面積,通過點綴種植喬木或增設遮陽廊架,減少陽光直射,營造陰涼環(huán)境!

  “見縫插綠”拓展綠色空間的同時,海口還著力優(yōu)化提升公園的服務功能。去年,“五大公園老舊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及改造項目”入選?谑竺裆鷮嵤马椖,萬綠園、白沙門公園等五大公園的老舊游園設施、休閑設施、體育器材等得到更換改造。近日,記者走訪萬綠園,在健康長廊的椰樹下,居民們正使用體育器材鍛煉身體!霸跇涫a下鍛煉,清涼舒適!笔忻駞菑姼嬖V記者,公園里隨處可見休息涼亭、座凳,還配備了直飲水設備,在這里活動體驗感太好了。

  漫步?诮诸^巷尾,處處綠意盎然。?谑谐鞘泄芾砭窒嚓P負責人表示,?趯⒊掷m(xù)深化“清涼城市”建設,大力推進城市綠化工作,精心打造更多高品質的公園綠地,讓市民在城市中盡享綠意與清涼。

編輯:王曉東
推薦閱讀
本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