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冀冀
實習生 楊夢娜 鄭如雪
7月15日凌晨,沐浴著緋紅色晨曦,海南文昌航天發(fā)射場再次迎來新的任務(wù)。伴隨一陣轟鳴巨響,搭載天舟九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十運載火箭,迎著曙光,騰躍而起,啟動送往中國空間站的“太空快遞”。
7月15日凌晨,搭載天舟九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十運載火箭點火發(fā)射。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琛 攝
距離發(fā)射工位6公里開外,文昌瑤光火箭觀禮平臺,近2000名觀眾仰望星空,共同見證船箭組合體“使命必達”的星途捷報。
當火箭發(fā)射的光弧,穿透朝霞籠罩的天宇,飛向遙遠太空,這一程兼具使命與浪漫的“太空快遞”,也點燃了前來“追火箭”的學子們的航天夢與愛國情。
“骨子里的愛國熱情,再次被點燃”
7月15日凌晨2時,文昌瑤光火箭觀禮平臺里流光溢彩,人潮涌動。不遠處,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的發(fā)射塔架巍然矗立、劍指蒼穹。不少攝影師提前數(shù)小時前來占位,在平臺的一側(cè)架起了“長槍短炮”。
“心情猶如100攝氏度的水,沸騰激動!”16歲的云南女孩閆夢馨,略帶倦意的臉上,一雙大眼睛里閃著熾熱的光。即將一睹火箭發(fā)射的自豪感將她包圍,“我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驕傲!”
閆夢馨所在的云南研學團,一共33名學生,分別來自德宏、臨滄、昆明三地。高原上的孩子頭一回來到海南觀看火箭發(fā)射,一個個激動萬分,有的忙著跟家人視頻連線,有的忙不迭以發(fā)射場為背景打卡合影。“學校組織火箭觀禮夏令營,我們第一時間報了名,這個暑假太值了!”
觀看火箭發(fā)射的游客拍照留念。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琛 攝
在觀禮的人群中,也有來自香港的學生團。現(xiàn)場,學生們整齊列隊后,逐一領(lǐng)到了研學團頒發(fā)的航天紀念證書。
“很有儀式感,也有意義。”香港管理專業(yè)協(xié)會羅桂祥中學教師黃信義告訴記者,這次組織的香港航天太空研學團活動,目標就是利用航天科普教育的契機,培養(yǎng)孩子們的愛國情操,“近距離感受大國重器騰飛,共享祖國航天事業(yè)的榮耀時刻!
“現(xiàn)場觀看火箭發(fā)射,令人心潮澎湃!边@是安徽姑娘袁小雅的首次“星辰之約”。剛剛畢業(yè)的她,作為隨行攝影師,跟隨安徽阜陽企業(yè)家海南航天考察團,第一站便來到了文昌“追火箭”。
“天舟九號,我們來啦!”“祝愿祖國繁榮昌盛,越來越好!”在觀禮現(xiàn)場,此起彼伏的祝福聲,令人振奮。袁小雅直言:“此刻,我們骨子里的愛國熱情,再次被點燃!
“感受到航天事業(yè)的偉大神圣”
“5、4、3、2、1!”凌晨5時34分許,天際露出一抹亮色,朝霞將天空染成淡粉。文昌瑤光火箭觀禮平臺,人群中倒計時的呼聲,整齊而嘹亮。
當火箭的光芒照亮天宇,尾焰刺破蒼穹,北京中學二分校中學生李語珊,忍不住挽起妹妹張藝馨的手,跳躍歡呼。
“直擊心靈的震撼感覺,我一輩子也忘不掉!”今天是李語珊13歲的生日,這份特殊的生日禮物讓她畢生難忘。
“像超人一樣飛了起來!”對9歲的張藝馨而言,這就是火箭發(fā)射給她留下的“初印象”。
“感謝航天英雄們,他們給我們以榜樣的力量!12歲的深圳小學生朱妍怡說這話時,稚氣未脫的臉上有著超越年齡的莊嚴。
正值暑期,觀禮人群中,學生團占了半數(shù)以上。為了讓孩子們更直觀深入地了解航天知識,文昌瑤光火箭觀禮平臺特別組織“航天員面對面”航天科普講座,孩子們聽得入迷、入腦、入心。
“感受到航天事業(yè)的偉大神圣!痹隈雎犞袊嗣窠夥跑姾教靻T大隊首批航天員陳全的分享后,夢想的種子在朱妍怡心中種下、發(fā)芽。她期待著有一天成為航天員,遨游天宇、漫步太空。
凌晨6時,火箭升空的尾跡在天空還未消散,“發(fā)射成功”的消息已在人群中傳播開來。朝霞里,人們歡欣鼓舞,紛紛打卡留影。
握著剛剛拼好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微縮模型,11歲的男孩陸翼聞?wù)泻舭职诌^來,給手中的火箭與遠處發(fā)射場的工位“同框”拍照:等待發(fā)射的這晚,他徹夜無眠,用一塊塊積木拼出自己的“航天夢”。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在陸翼聞身旁,北京市通州區(qū)運河中學的少年們齊聲高唱《歌唱祖國》,他與周圍的人們也不禁跟著合唱起來……
(本報文城7月1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