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共赴一場詩意新春
2021年03月08日 12:17  來源:北青網(wǎng)  宋體

  2021年農(nóng)歷春節(jié),注定是一個特別的春節(jié)。幾千萬人主動放棄了回鄉(xiāng)的旅程,就地過年。街上的車一點也沒少,萬家燈火中,有多少人曬出了孤單的年夜飯,又有多少人在與家鄉(xiāng)父母的視頻中泣不成聲?

  魯迅先生說:“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碑斊谂我丫玫哪旯(jié)因為疫情而暫時中斷,那些積攢了一年的悲喜又該如何安放?

  但春天,永遠不會因為山水的阻隔而放棄到來;幸福,也不會因為短暫的別離而拒絕相約。

  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五千年來,總有很多人在記錄著自己的歡樂傷悲、愁緒離索、雄心壯志、家國情懷,他們把這些情感寫成詩、詞、歌、賦,埋在歷史的長河中,放在磅礴的典籍中,鎖在民族的基因中,就是為了有像今天這樣一個時刻,供我們翻開、挑揀,填補心上那暫時缺失的一塊。

  “我們在清晨的霜露里,遙望蒹葭蒼蒼;在對酒的短歌中,感受慨當以慷;在王維的長河里,高唱大漠的豪壯;在蘇軾的明月里,祝福永久的安康。”

  這是《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第一期的開場詞,它為我們呈現(xiàn)了這樣一個畫面:因為對故人和愛人的思念,在這個時節(jié)我們有很多惆悵;但當我們舉起酒杯,和海內(nèi)的知己們以詩會友、共飲滿觴時,我們可以忘卻煩惱、胸懷力量;雖然足不出戶,但我們能夠跟隨康震、楊雨的腳步,盡覽祖國山河的壯美;當夜晚明月升起時,我們將面帶微笑對遠方的親友道一句,你好嗎?我很好。我很想你,愿你幸福安康。

  這是《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帶給我們的一份珍貴的過年禮物。它不像歌舞晚會,是一整桌五光十色、觥籌交錯、鼓瑟和鳴的盛大筵席;它不像綜藝,是長達數(shù)月的熱搜拼盤、流量轟炸,圈內(nèi)圈外的無數(shù)話題,讓很多人嗑到煩膩;它也不像賀歲電影,好看與否不是它存在的目的,在電影院中安置靈魂和肉體才是它的意義……

  而《中國詩詞大會》,則像是春晚大餐后一道清茶,是給他鄉(xiāng)異客們定制的一封書信,是立春之后泥土泛起的濕暖,在潤物細無聲中給予所有人前行的力量。這力量,正是春的氣息。

  這一季《中國詩詞大會》,打動人的地方有很多!拜筝缟n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边@首《詩經(jīng)·秦風·蒹葭》許多人都耳熟能詳,但當千人齊聲誦讀時,伊人的身影宛如跨越千年,盡展芬芳。千人齊誦的場面出自《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組成的“云中千人團”,這些選手來自祖國各地、從事各行各業(yè)、年齡跨度極大,但因為喜愛詩詞讓他們齊聚于此。千人團的選手們不僅會參與網(wǎng)絡答題,還會帶著許多創(chuàng)新和亮點給場上選手出題!霸浦小鼻藞F的出現(xiàn),深刻地闡釋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家國同構的深刻內(nèi)涵,更從一千個不同的角度,展現(xiàn)了當代國人的精神面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特別設置“身臨其境”外景出題環(huán)節(jié),文化點評嘉賓康震、楊雨等遍訪祖國山川美景,于秀美的山川風月中出題、在宏偉的大國重器里出題。詩詞在這一刻不再是紙面上靜態(tài)的文字,觀眾從自然與人文景觀中不僅能感受到字句聲色的語言之美,更能直觀地感受到情趣與意象契合的境界之美。

  不僅如此,那些腹有詩書、神采飛揚的翩翩少年選手們,告訴我們所謂的“Z世代”,比我們想象中更懂得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與傳承;那些千人團中來自重慶的果農(nóng)、湖州的制筆大師、綏德的石獅子,讓我們認識到中華文化是如何在這片大地上開枝散葉、源遠流長;那些“戍邊”將士、抗疫英雄、航天先鋒們,讓我們知道中國詩詞是怎樣鼓舞著一代又一代國人不舍晝夜、砥礪前行。

  回首這個不平凡的牛年春節(jié),你能想起什么,又能獲得什么?

  如果你看完《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即使身處寒冬也不會凄惶。因為你會聽見杜甫對你說,只要牢記“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就一定能夠“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你會聽見李白快意的吟唱,他在用自己的經(jīng)歷告訴你“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因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薄

  如果你看完《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即使獨自過年也不會孤單。因為陶淵明會用“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詩句豐盈你的心靈;王勃會以“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美好祝愿,告訴你只要有詩詞的相伴,人生路上你永遠不會獨行。

  如果你看完《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即使遭遇命運的玩笑也不會茫然。因為就算遭遇再多打擊,蘇軾也在以“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樂觀鼓舞你;鄭板橋會用“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態(tài)度勉勵你;只要咬緊牙關,邁過此時的艱難,未來就一定會“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一年之計在于春,趁著春天出發(fā)吧!

  帶著春日的精神抖擻、借著春風腳力雄壯、伴著春光一往無前!

  鐫于基因、融于血脈、化于風骨。這,就是中國詩詞的力量!

編輯:李奧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