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8月13日電 (尹海明 郉彩盈)立秋后連續(xù)數天雷雨,給海口帶來了難得的涼爽,一掃今年以來高溫日數比常年偏多超八成的“煎”熬。
今年,海南島酷暑難耐。1月至7月,海南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7℃,降雨量偏少23.9%。據記者統計,僅今年5月份和6月份,海南氣象部門共有31天發(fā)布了高溫四級預警。5月1日至24日,海南省儋州、定安、臨高連續(xù)高溫日數(日最高氣溫≥35℃)達15天至16天,突破當地5月歷史極值,海口最長連續(xù)高溫日數14天,與當地5月歷史極值持平。
據海南省氣候中心介紹,今年1月1日至8月11日,?诔霈F高溫日數48天,歷史排名第7。同期高溫日數排前6位的年份分別是2020年(59天)、2005年(56天)、2015年和2019年(51天)以及2006年和1998年(50天)。
海南省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吳勝安博士受訪時說,海南有氣象記錄以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中變化趨勢最為顯著的是高溫。高溫日數增多,極端最高氣溫不斷增高,二者突破歷史記錄變得越發(fā)輕松。影響海南省和海南島的熱帶氣旋頻數均有減少趨勢,干旱有持續(xù)時間更長的趨勢。
吳勝安說,?诟邷厝諗稻忧暗哪攴荻喑霈F在2000年后,而且越往后越頻繁,這說明海南高溫頻現成因主要是氣候變化。
近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日內瓦發(fā)布最新報告,發(fā)出氣候“紅色預警”,指出極端高溫、暴雨和干旱將變得更加頻繁。今年,河南、湖北等地出現的極端暴雨天氣,引起廣泛關注。
吳勝安說,IPCC報告指出的極端高溫、暴雨和干旱將變得更加頻繁等診斷,與海南省極端事件變化趨勢的事實一致。作為島嶼地區(qū),海南面對極端天氣氣候影響的脆弱性更嚴重。
“海南島的淡水資源是一個獨立體系,如遇到類似臺灣島剛剛遭遇過的跨年度大旱,該如何應對?”吳勝安舉例說,“海南有必要開展氣候變化條件下,極端災害天氣風險趨勢與應對研究,建立相關應急機制”。
吳勝安表示,中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海南也在推進國家生態(tài)文明試驗區(qū)建設,這些努力為應對氣候變化盡力,相當有前瞻性,“氣候變暖很可能在加速,每個人都要盡早行動起來,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時間越早,我們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后果就越可控!
吳勝安同時表示,氣候變化是全球尺度的,不會因為我們地區(qū)做好就不影響本地區(qū),因此還是要做好應對氣候變化災難后果的相關研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