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舞、黎陶……三亞檳榔小學課后服務有特色
2021年12月09日 07:38 來源:南海網(wǎng)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wǎng)、南國都市報12月8日消息(記者 黃婷)大課間,全校530多名孩子一起跳竹竿舞;課后服務,同學們或拿著黎族樂器吹起動聽的旋律,或進入黎陶教室制作黎陶手工藝品,或走上講臺用黎族方言講述動聽的故事……三亞市天涯區(qū)檳榔小學98%以上的學生是黎族,學校用黎族特色課程點燃孩子的課后學習及生活。

  三亞市天涯區(qū)檳榔小學位于美麗的檳榔河畔,是一所黎族農(nóng)村小學。學校結合地域特色、學校歷史、本地環(huán)境,開發(fā)了竹竿舞、黎陶、黎族方言故事、黎族樂器等特色課程。

三亞市天涯區(qū)檳榔小學的學生在跳竹竿舞。記者 曹志 攝

  男生穿黃色黎族服裝、女生穿紅色黎族服裝,530多名孩子隨著音樂一起跳起熱情的竹竿舞。熱情洋溢的舞姿、甜美可愛的笑容,眼前的孩子們雖皮膚黝黑,卻朝氣蓬勃、陽光健康。

  “大課間全校學生一起跳竹竿舞是學校多年來的傳統(tǒng),這些舞蹈都是我們學校老師自己編的。這學期我們進一步加強了舞蹈的編排,孩子們都很愛跳!比齺喪刑煅膮^(qū)檳榔小學校長陳先光說。

三亞市天涯區(qū)檳榔小學全校師生在一起跳竹竿舞。記者 曹志 攝

  在“雙減”背景下,檳榔小學完善校內(nèi)課后服務設計!拔覀儗W校每天兩節(jié)課后服務,一節(jié)基礎托管課,一節(jié)特色托管課!标愊裙饨榻B,基礎托管以輔導孩子做作業(yè)為主;特色托管則開設了籃球、車模、美術、黎陶等特色課程。其中,黎陶、灼吧等課程體現(xiàn)黎族特色。

三亞市天涯區(qū)檳榔小學的學生在練習灼吧。記者 曹志 攝

  灼吧是一種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黎族原生態(tài)民間樂器,近年來,會吹灼吧的黎族孩子越來越少。檳榔小學將灼吧課納入校內(nèi)課后服務,吸引很多孩子報名。12月8日記者前往學校采訪時,十幾個孩子每人手持竹制的灼吧,在老師的指導下正認真練習吹奏。最后,他們一起呈現(xiàn)了一曲悅耳動聽的《各族人民一家親》。

三亞市天涯區(qū)檳榔小學的學生在制作黎陶。記者 曹志 攝

  在黎陶教室,學生們則認真擺弄著手里的泥,只見他們和泥、釀泥、揉團、制坯……一節(jié)課下來,一個精美的水杯、花瓶等黎陶制品出爐。“我做的是水杯,做黎陶很考驗人的耐力,我很喜歡!彼(1)班學生王蕊說,她非常喜歡黎陶技藝,自己會好好練習,精進技術,傳承好黎族特色文化。

編輯:李奧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