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海南日報客戶端 | 記者張惠寧
2023年2月底,印度尼西亞駐廣州總領(lǐng)事館的相關(guān)人員將一塊“傳承印尼美食風味餐廳”的牌匾授予了萬寧興隆的伊薩娜印尼餐廳,稱贊其為促進中印之間民間文化交流所做的努力。尋味萬寧,少不了興隆僑鄉(xiāng)的味道,特別是僑鄉(xiāng)濃香的咖喱味。
伊薩娜餐館傳承印尼美食風味 海南日報記者張惠寧 攝
伊薩娜印尼餐廳,印尼名字叫“ISTANA”,意思是“宮殿”的意思,據(jù)這家餐廳的“靈魂人物”——年已八旬的梁惠貞女士介紹,印尼有一萬七千多個島嶼,美味多來自民間,出名后再被選入宮廷,餐館名叫“宮殿”,體現(xiàn)了餐館對美食的不懈追求。而“ISTANA”餐廳的名字,實際上是一個家族共同傳承的餐飲品牌。“我的弟弟妹妹在印尼都是開餐館的,他們餐館用的名字都是同樣的“ISTANA”。
“印尼菜,主要就是以咖喱醬料為主烹制的菜肴!绷夯葚懯桥d隆的“僑一代”,她與丈夫杜添江在1960年初從印尼回國,在興隆開辟新生活。從小吃慣了印尼菜,熟悉了咖喱的味道,在興隆,她發(fā)現(xiàn)在印尼煮咖喱醬料的植物,像姜黃、香茅、沙姜、香葉、南姜等等,興隆都可以種,她依然可以做印尼菜給丈夫和孩子吃。“在艱苦年代里,就用咖喱煮木薯吃。”她說。“母親燒得一手好菜,又能干,家里來客人都是母親主廚,她可以一個人做出四桌菜”,梁惠貞的小兒子杜炫對海南日報記者說。
咖喱牛腩。印尼菜,咖喱醬是特色 海南日報記者 張惠寧攝
興隆伊薩娜餐館開張于2010年,那時候梁惠貞已經(jīng)退休,餐館由小兒子杜炫打理。但開印尼餐館關(guān)鍵的環(huán)節(jié)——制作咖喱醬,由梁惠貞主理。
翻開伊薩娜的餐單,金黃色的咖喱色立刻進入眼簾。“咖喱雞”“咖喱牛腩”……一系列咖喱菜是主打菜。來一盤咖喱牛腩,不吃牛肉先喝咖喱,熱帶風味,香濃而不烈,入人心脾,不由得想再來一碗。
加多加多(素拌菜) 海南日報記者張惠寧 攝
“咖喱醬是由20多種香料植物煮出來的,放的材料多少、配比不同,味道也會有些差別!倍澎耪f,起初開張,伊薩娜追求的是“正宗”,完全按印尼當?shù)氐目谖墩{(diào)出咖喱味,結(jié)果客人的反饋并不積極,“太濃、偏辣,食客說像吃中藥一樣!币了_娜針對全國各地食客的反饋“減辣”、減“香”,向清淡調(diào)整口感。2011年,適逢海南省歡樂節(jié)主會場在萬寧舉辦,當?shù)嘏e辦美食比賽,梁惠貞帶著四道印尼風味菜以最年長的廚師身份參賽,她用一年時間慢慢摸索調(diào)制的咖喱醬,現(xiàn)場烹制的四道菜——咖喱牛腩、巴東牛肉、加多加多(素菜涼拌)、沙爹牛肉串,全都拿了獎,還額外獲得了“最佳人氣獎”,興隆伊薩娜印尼餐館由此一炮而響,開始成為代表興隆僑鄉(xiāng)風味的一處餐飲場所。
沙爹牛肉串 海南日報記者張惠寧 攝
伊薩娜餐館的裝修風格,據(jù)介紹來自印尼巴厘島風格,墻上雕花裝飾當時是請在興隆巴厘村景區(qū)工作的印尼工匠現(xiàn)場制作,餐廳顯眼處掛著興隆僑鄉(xiāng)老照片和來自印尼巴厘風格的“母親和奶奶”的油畫作品。
“媽媽做菜的味道”,杜炫說,餐館經(jīng)營十幾年了,菜系沒有太大變化,所用的醬料主要就是五六種,主打的仍是印尼風味的家常菜!爱敃r媽媽參賽的四道菜,都是印尼尋常人家常吃的菜,現(xiàn)在依然是店里的主菜!
這十多年來,伊薩娜堅持手工制作咖喱醬,梁惠貞年事已高,煮咖喱醬的重任傳承到了兒媳婦和孫子身上,時不時地,梁惠貞仍會來嘗一嘗家人制作的咖喱的味道。“印尼的華人食客到店后,夸贊說我的咖喱菜好吃,讓我去印尼開餐館哩。”梁惠貞謙虛地說道,對熟悉咖喱的印尼客人而言,更可能是被他們采用的當?shù)匦迈r的食材所吸引吧。
3月7日,印尼歸僑梁惠貞、杜添江夫婦在伊薩娜印尼餐廳 海南日報記者張惠寧 攝
杜炫則告訴記者,因為萬寧海鮮出名,四大名菜的和樂蟹產(chǎn)自萬寧,所以店里另開發(fā)了“宮廷醬”來推出海鮮系列菜,但頭牌菜仍是香濃的咖喱菜系列!盁o論什么時候,咖喱系列菜都是食客最愛點的菜!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