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池:“面癱式”表演、“顏值劇”終將退出舞臺
2023年06月12日 18:16 來源:華西都市報

  暢談演藝圈的表演、名利及誤區(qū)

  劉天池:“顏值劇”終將退出舞臺

  “我相信,中國的表演堅決不會止于今天這個程度。”劉天池在新書《實戰(zhàn)表演》扉頁如此寫道。她說,未來充斥在熒屏上的“面癱式”表演、僅靠外表支撐的“顏值劇”,會退出歷史舞臺,演員重心將回到塑造鮮活人物形象上來。

  在大眾眼中,劉天池不僅是中戲表演系老師,還是“明星教頭”。近年來,她在《演員的誕生》等綜藝節(jié)目擔任表演指導,用獨特的方法指導演員,引發(fā)觀眾對表演本身的討論和關(guān)注。

  日前,在北京劉天池表演工坊,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與她深度對話,聚焦當下影視圈的表演方式和演員面臨的困境。對于關(guān)鍵問題,她毫不回避。正如她所說,“演員對待表演務(wù)必真誠,沒有任何技巧可以蒙混過關(guān),否則將被觀眾、同行拋棄”。

  她認為,如果只有一張好看的臉,沒有拿得出手的真本事,很快會被淘汰,更別奢望名利雙收。一些年輕演員只想著角色怎么演得帥氣,這是創(chuàng)作路徑最開始時的一個“誤會”!氨硌菔且婚T研究生活、研究人的專業(yè),需要具備對文化、生活的高度審美,還必須遵守職業(yè)道德。”劉天池坦言,演員在職業(yè)道路上需要付出的努力是很多人沒想過的。

  《狂飆》中的演員為何受喜愛?劉天池表示,好的演員可以塑造經(jīng)典藝術(shù)形象,甚至影響大家的生活,需要具備過硬的表演技術(shù)、豐富的學識以及創(chuàng)造具有審美價值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啊犊耧j》等影視劇爆火后,大家能看到真正好演員帶來的驚喜,觀眾會重新以另一種標準來審視表演藝術(shù)!彼f。

  談影視圈現(xiàn)狀:

  年輕演員要融入角色

  記者:《實戰(zhàn)表演》受到很多熱愛表演的朋友歡迎,有評論說它好像表演的“武林秘籍”。您寫這本書的初衷是什么?為何強調(diào)實戰(zhàn)二字?

  劉天池:一些青年演員跟我討論表演中遇到的諸多困惑,這些困惑導致他們不能很好地完成角色。一場戲拍下來,總找不到最佳狀態(tài)。我把各種問題進行歸類,希望幫助陷入困境的青年演員,讓他們能在拍攝現(xiàn)場找到一些解決表演問題的方法,進而享受到演員職業(yè)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

  關(guān)于“實戰(zhàn)”,盡管表演理論有被譽為“圣經(jīng)”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著的《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演員創(chuàng)造角色》等,但很多演員很難在實際表演中準確找到與書本中理論對應的關(guān)系,希望這本書能從實操層面解決演出中的問題。

  記者:您如何看待當下青年演員面臨的困境,哪些是急需走出誤區(qū)的?

  劉天池:我覺得面臨的困境,首先是很多年輕演員的心沒辦法靜下來。拿到劇本時,想的是怎么把角色演得很美或帥氣。但飾演一個人物,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找到角色需求,能不能真正進入到他的思想和情感,最終去呈現(xiàn)他。而不是拿到劇本之后想,導演會是誰,觀眾會怎么看,一切雜的東西干擾了表演本體創(chuàng)作。我覺得年輕演員有時雜念多了點,沒完全鉆進和融入角色。

  聊演藝圈“名利”:

  “角兒”需要百煉成鋼

  記者:您對表演學習者經(jīng)常問的一句話是“為什么選擇成為演員?”有不少人懷著“名和利”“明星夢”報考藝術(shù)院校,您覺得這個目的純粹嗎?演員的職業(yè)精神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劉天池:成為一個“角兒”是要百煉方能成鋼的,但現(xiàn)在由于各種各樣的信息,造成很多年輕人幻想一夜成名。因為長得很漂亮或帥氣,好像很容易就可以駕馭表演這門藝術(shù)。想成為知名演員或明星,出發(fā)點沒有錯,但要知道表演是門藝術(shù),有職業(yè)的要求。

  我覺得特別愿意“自我折騰”的人是好演員的“坯子”。演員要把情感全部投入到角色身上,要是不肯折騰自己,可能當不了演員。如果說表演精神的話,我覺得要有“自我摧毀”精神,愿意把所有“秘密”都拿出來的人,才可能觸碰到表演的精神世界。

  談“面癱式表演”:

  演員缺乏“主心骨”

  記者:有個網(wǎng)絡(luò)流行詞叫“面癱式表演”,是指不管演什么都只有一種表情,觀眾接收不到演員傳遞的真情實感。您怎么看待這樣的表演?

  劉天池:我也不愿意看。這種表演造成的原因,我覺得是演員前期對角色構(gòu)思時沒有做很多功課,這部分工作是沒人能代替的。如果準備工作不夠充分,有可能就會變成導演告訴你怎么演你就怎么演,在這樣一個嘈雜聲當中,演員慢慢就會把自己變成“面癱”,因為自己的“主心骨”沒了。

  記者:您說過開拍前半小時和一個小時很重要,但現(xiàn)在劇場或片場里,一些演員可能還在玩游戲或緊張地背臺詞,您怎么看?

  劉天池:這屬于不稱職,我覺得這樣的演員早點離開這個隊伍比較好。不是說是否尊重這項職業(yè),而是根本沒有尊重自己。長此以往用這樣一個狀態(tài)表演,還希望獲得贊揚,我覺得有點癡人說夢。

  聊演員瓶頸期:

  每個角色都是獨一無二的

  記者:一些演員抱怨存在“瓶頸期”,找自己的角色都是同一種類型。這種困境如何突破?

  劉天池:演員有時是被動的,當塑造一類角色成功后,導演會把相似角色對標之前演繹的角色身上。如果一個演員對自己有要求,會把不同點放大,雖然是相同角色,但會去尋找不同。每個角色都是獨一無二的,重復的是你的意識,是你認為它重復,這就會給創(chuàng)作豎起“一堵墻”。

  記者:一些演員哭戲滴眼藥水,或者哭的方式讓人覺得不太能接受,甚至有觀點認為能不能哭出來代表有沒有演技?迲蜻@么難嗎?

  劉天池:哭戲是最能讓觀眾產(chǎn)生判斷的一個“名場面”,因為一般都是戲劇矛盾沖突最強烈的瞬間。哭戲哭不出來,是沒有對角色產(chǎn)生深刻的感同身受。

  如果一個演員是旁觀者,怎么可能有飽滿的情感?假如前期準備時,已經(jīng)跟角色產(chǎn)生強烈情感,連接所有生活境遇,已經(jīng)融入角色,肯定能把角色心碎的感情傳遞出去。

  記者:去年中戲表演系報考人數(shù)近萬,報錄比接近200:1。您在選拔人才時會考察哪些方面?形象占比大嗎?表演是天賦重要還是后天努力重要?

  劉天池:形象占比一定會有,但不是唯一標準。我們分形象和氣質(zhì),氣質(zhì)是原生帶來的。形象和氣質(zhì)是二合一的,演員不是平面模特,表演必須要生動,情感要真實。如果只有形象,內(nèi)心情感并不豐富,也不會選擇。

  什么是天賦?我們會看誰能在特定情境中真實產(chǎn)生反應,這就是他具備的天賦。進入大學,如果不學習和閱讀,不通過直接、間接生活等各種方式豐富情感,就只能是“一招鮮”,就只能選擇適合的角色去創(chuàng)作。我認為天賦是30%,努力是70%。

  記者:很多人認為演藝圈容易讓人浮躁,大一大二就進組拍戲的學生還多嗎?

  劉天池:學校有規(guī)定,像中戲表演學院大二以后才能進行社會實踐。大一大二的教育叫“基礎(chǔ)教學”,大三大四的創(chuàng)作叫“完整人物形象塑造階段”,這是教學的分水嶺。兩年的基本功可能服務(wù)長達80年的藝術(shù)生命。

  談“明星教頭”標簽:

  表演不是速成技能

  記者:您在《演員的誕生》等節(jié)目擔任表演指導。綜藝節(jié)目中,可能需要幾天甚至幾小時快速提升演員表演能力,對您來說挑戰(zhàn)大嗎?

  劉天池:挑戰(zhàn)是有的,我并不是很喜歡在綜藝當中做這樣一個導師,因為表演能力不是可以快速提高的技能,但為了滿足綜藝的一些需求,演員沒辦法迅速達到情感真實狀態(tài)時,是需要一些外界手段輔助完成創(chuàng)作的。

  記者:如果演員能力不夠,再怎么“臨時抱佛腳”也是“治標不治本”?

  劉天池:“方法派”里缺少的東西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假如這個演員聰明,就應該探尋獲得這種表演感受背后的方法。如果意識不到這個問題,只根據(jù)臨時指導方法表演,是沒辦法塑造厚重角色的。

  談娛樂圈“交際”:

  演員只需要拔地而起的角色

  記者:您在一檔節(jié)目中對演員宋軼說:“不用學會那么多迎來送往,只需要把角色交給觀眾就行了!痹趺蠢斫膺@句話?

  劉天池:小軼是我?guī)У膶W生,她性格中有靦腆的部分。她進入這個行業(yè)時,這個行業(yè)是喜憂參半的,一部分很陽光,一部分摻雜著“烏煙瘴氣”,比如要求“會來事”,怎么記住導演生日,怎樣跟大家活絡(luò)……如果不懂這些,就變成所謂“不懂交際”。我覺得這是年輕演員從業(yè)路上一個巨大障礙,因為演員本職工作只需要一個又一個拔地而起的角色。

  記者:您認為當下受年輕人追捧的優(yōu)秀演員多嗎?

  劉天池:我覺得挺多的。從《人世間》里的雷佳音、殷桃,到《狂飆》里的張頌文、張譯等等。年輕人的審美和判斷力都在增加,鑒賞能力也發(fā)生了變化,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的轉(zhuǎn)向。演員就是演員,明星就是明星,不能再相提并論。即使一個明星藝人想跨界到演員行業(yè)里工作,也應該學習演員應該掌握的技術(shù)。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編輯:陳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