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水源、收集數據 私營公司:搶灘登"月"生力軍
2022年11月21日 10:36 來源:科技日報

  尋找水源 收集數據 助力科研

  私營公司:搶灘登“月”生力軍

  ◎本報記者 劉 霞

  【科技創(chuàng)新世界潮】

  一家日本公司制造的月球著陸器正力爭成為首個成功登陸月球的私人公司探測器。據英國《自然》雜志網站11月15日報道,日本ispace公司研制的M1著陸器計劃于11月22日左右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fā)射升空,此次任務將搭載由阿聯酋拉希德航天中心開發(fā)的小型月球車“拉希德”,旨在成為明年登陸月球表面的幾家私人企業(yè)中的第一家。

  日本私企打頭陣

  M1將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制造的火箭發(fā)射,是ispace公司的“白兔-R”計劃的一部分。飛船將采用迂回的低能量路線前往月球,于2023年3月底或4月初在月球表面著陸,這也意味著其他擬于2023年發(fā)射的商業(yè)任務有可能搶先在月球著陸。

  M1將利用地球和太陽的引力到達月球,與直接抵達相比,這一方式需要的推進劑更少,意味著其能以相同的發(fā)射成本攜帶更重的有效載荷。一旦到達月球,M1著陸器將以越來越橢圓的軌道運行,越來越接近月球地面,然后進行全自動著陸,著陸器剎車并在月球上輕輕著陸。

  M1計劃著陸于位于月球左側的阿特拉斯隕石坑,在此處著陸主要是因為著陸風險可能相對較低。不過,“拉希德”號月球漫游車項目經理哈馬德·阿爾·馬爾祖齊表示,“能否成功著陸?只能說勝負各半,任何事情都可能出錯”。

  前車之鑒,猶然在側!2019年以色列非營利組織SpaceIL試圖讓世界上第一個由私人資金研制的月球探測器“創(chuàng)世紀”號在月球著陸,但由于它速度太快,最終折戟沉沙,撞毀在月球表面。

  尋找水源 助力科研

  月球已成為國家航天機構和私人公司的熱門探索目的地。ispace首席技術官氏家亮表示,ispace和其他公司的任務如果取得成功,將是開發(fā)月球生態(tài)系統(tǒng)巨大而重要的一步。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最終是為了在月球上收集水,一些公司希望用月球水生產火箭燃料,最終降低探測太陽系的成本。

  盧森堡歐洲空間資源創(chuàng)新中心的地質學家和月球探測專家阿比蓋爾·卡爾扎達·迪亞茲表示,對于一家私人公司來說,任務取得成功將是“非常令人興奮的”,因為這將表明該模式是可行的,會為其他公司打開大門。此外,科學研究可能也會因此受益,“僅僅知道能夠更快速更容易地到達月球,對科學來說已經很重要了!

  “拉希德”月球車很小,僅50多厘米長、10公斤重,還不到月球上唯一一輛現役月球車“玉兔二號”的十分之一。據悉,玩具大小的機器人將由能自動識別地形特征的人工智能算法引導,在月球表面工作約14個地球日。

  月球車上搭載有四個朗繆爾探測器,將繪制影響月球表面塵埃運動的帶電粒子的溫度和密度!袄5隆边將攜帶四臺相機:兩臺由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建造,用于觀察其周圍的環(huán)境;一臺用于研究月球土壤的顯微相機,以及一臺用于分析著陸點地質特征的熱成像儀。

  馬爾祖齊表示,石墨烯基復合材料等樣品將被連接到月球車的車輪上,以測試它們在惡劣的月球環(huán)境中的表現,這將為未來的探索提供信息。他補充道:“收集到的數據將改進未來月球車和機器人的開發(fā)!

  M1任務還搭載有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fā)機構的一個兩輪機器人,預計只運行幾個小時。該機器人將繞月球表面行駛,收集數據,用于設計未來的載人月球車。此外,M1還將搭載加拿大公司制造的360度相機,并將測試日本公司制造的固態(tài)電池的性能。

  多家私企搶登月

  除日本和阿聯酋的私人公司計劃在月球著陸外,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商業(yè)月球有效載荷服務計劃”資助的至少另外兩個著陸器也將于明年初發(fā)射,并采取更直接的路線!爸Z瓦—C”是美國“直覺機器”公司的首次探月任務,計劃于2023年3月發(fā)射,只需6天就能到達月球。此外,美國航天機器人技術公司的“游隼”著陸器將攜帶14種研究載荷,依靠自身的推進系統(tǒng),降落在月球東北部一處玄武巖平原。

  氏家亮表示,ispace已經在計劃未來的任務:M2計劃于2024年完成,將搭載一系列有效載荷,包括該公司自己的月球車。

  如果M1任務取得成功,將標志著日本和阿聯酋首次登上月球表面。到目前為止,只有美國、中國和蘇聯的航天機構在月球成功著陸。

編輯:陳少婷